閣揆尊重專業 閣員勇於任事
2009/3/27 | 作者: | 點閱次數:73 | 推薦朋友 | 新聞評分 | 環保列印
最近,國中小學生的營養午餐又成話題,因為行政院長劉兆玄在立法院承諾,全國中小學生營養午餐免費,最快明年實施。台灣經濟景氣差,人民生活困苦,政府想盡方法,推出各種補助方案,這是好事。但營養午餐全面免費,則值得商榷。
最關鍵的問題是,這項政策不排富。有一種觀點認為,國中小學是義務教育,政府就應該讓所有的學生、不論貧富,到校後都食無虞。但「義務」的概念不只是「全額免費」,否則,學費、教科書費、各種代辦代收費,也都應該免費。事實卻非如此。
這項對學生有利的政策,竟然連教師及家長團體都站出來反對,讓人大感意外。家長團體說,由家長準備的便當,有「媽媽的味道」,不但能顧及學童口味及營養差異,也是重要的親子連繫。一旦全面改吃免費午餐,齊一式的供餐,未必適合所有的孩子。
教師團體則說,教育施政還有更急迫的工作要解決,免費營養午餐不是當務之急,而且必然產生排擠效應。根據行政院的構想,本來只有學期間營養午餐免費;後來,擴大到寒暑假也包括在供餐範圍內。如此一來,一年所需經費由一百七十二億元、大幅提高到二百二十億元。
但是,目前教育部還有多項重大措施,都需要籌措經費,包括高中職免學雜費、五歲幼兒提前入學、地方老舊校舍改善等,都是早就規畫,但仍經費不足的重大教育施政。
因為閣揆一句話,教育部又要憑空擠出一年二百多億元,教育部有這個能力嗎?教育部無奈之下表示,這筆經費,要地方政府分攤。結果,已經財政困窘的地方政府也同聲叫苦:錢從那裡來?
面對營養午餐全面免費的燙手山芋,教育部礙於「院長指示」,始終不敢明確說明這項政策的必要性與可行性,只是模稜兩可的說,正在組專案小組研究。
其實,閣揆替教育部惹的麻煩已經不是第一次。去年劉揆剛上台,就說要舉行高中會考,以鑑定高中畢業生能力,免得再發生七分進大學的事。當時,教育部也是一個頭兩個大,不知如何在學測、指考兩大考試間,再插入一個高中會考。而教育部後來調查,多數高中老師也覺得不必再來一個大型考試。
今年初,配合消費券政策,行政院也曾丟出一個「教育券」的點子,也讓教育部一頭霧水,不知其所以然;失業一族的反應也不佳,認為沒有必要。
這些例子在在顯示,行政院和教育部之間,的確溝通不良。否則,不會有這麼多政策構想先於專業規畫分析的烏龍,這些事例只會暴露行政團隊默契不足、合作有問題,民眾又怎麼會對這樣的施政團隊有信心?
劉院長曾經擔任大學校長,因此對教育議題特別關心。但也唯其如此,更應理解,政策需要專業的支持,才能令出可行,不致反覆甚至造成爭議。教育部也應本於專業立場,言所當言,囁嚅以對反而有失職責,降低了本身對行政團隊應有的貢獻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