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0年11月10日 星期三

轉載- 佛陀的晚年--受了最後的供養 文/聖嚴大師

佛陀的晚年--受了最後的供養

上面所說的雨季安居,是因雨季之中,比丘們不便於林間的樹下露宿;又因路途泥濘、蟲蟻太多,比丘們不便冒著風雨外出托鉢乞食,所以要大家住到親屬、朋友、信徒的家中去。往往是住於俗人家宅的附屬建築物中,也有住於靠近俗人居處的山洞或樹洞之中的,即是分別住於可以就近得到飲食供應之處,以專心修習禪定為主。
佛陀離開竹林村,即到了遮婆羅塔(Cāpāla),那是一座古墳,相當於現代所稱的納骨塔,在塔處有大樹,所以修行者均喜歡在古墳的骨塔之處的大樹之下靜坐,佛陀和大迦葉初見之處的多子塔,性質與此相同。一般的漢譯為「廟」,即是靈塔或靈廟之意。因其均有大樹,巴利文佛典中將之稱為靈樹。此時的釋尊,因患背痛,故由阿難敷了臥具,讓他在大樹下暫事休息。
從此向北。便離開了毘舍離的國境,通過了班陀村、訶帝村、菴跋村、祥婆村、婆迦市,而到了末羅國的波婆村(Pāvā)接受了鍛冶工人純陀(Cunda)的最後供養。因為純陀是位虔誠的佛教徒,聽到佛陀光臨該村的消息,便去請求開示:「偉大智慧的聖者,覺悟了的人,真理之主,離開了妄執的人,人類的最上者、超越者,請問:世間上有那些修道的沙門呢?」
釋尊告訴他說有四種:
「超越疑惑,離煩惱苦,樂於涅槃,去除貪欲,為人天的嚮導者,便是依道的勝者。知道此世間的最上者,並以之判別而將方法說出來的,斷疑不動的聖者,是為沙門中的第二等,呼為說道者。善說法句,依道而生,能自制、勤念、奉行無咎之語的人,是為沙門中的第三等,呼為依道而生者。裝成善守誓戒的模樣,厚臉皮、給信施送禮、傲慢、作為、無自制心,喋喋不休,表現成了不起的樣子,是為污道者。」
對於出家的沙門,用這四種尺度來作評價,乃是極為得體而重要的。也可由此想見,佛陀晚年時的教內教外的沙門之中,所謂「污道」的出家人,已經出現了。
純陀被稱為鍛工之子,是做金器的工人階級,並非富裕的人,甚至是被階級社會輕視的人,佛陀為了打破階級的印度傳統,雖然身體不適,依然接受了純陀的供養。
因為這是佛陀在入滅之前所受的最後供養,所以極受後世佛教徒的重視;至於那供養的是什麼,在近世學者之間,也頗受注目。從梵文原文 sūkara-maddava 的字面看來,那是不老不嫩的、柔軟的、上等的野豬肉,通俗的解釋,可名為軟豬肉。但在漢譯本中稱為「栴檀耳」,即是栴檀樹上所生的木耳或菌類。因此,也可將軟豬肉視為栴檀耳的原義之解釋,總之,那恐怕是當時印度相當美味的食品。把它說成野豬肉的看法,在中國系統的佛教界是不能接受的,因為中國佛教是素食主義者;至於在南傳系統的小乘佛教界,倒沒有覺得有什麼不對之處,因為錫蘭、緬甸等的比丘,向俗人家托鉢之時,是得到什麼便吃什麼的。

由於正在抱病遊化的釋尊,已經非常衰弱了,吃了純陀的那餐菌類的供物之後,病情加重,腹痛如絞,所以催促阿難尊者:「我們到拘尸那羅城去吧。」
圖:法鼓山世界佛教教育園區


本文摘自法鼓文化出版「佛教入門 」


※※※已得授權轉載自『法鼓山心靈電子報』,版權屬法鼓文化事業有限公司【 http://www.ddc.com.tw 】所有,非經彼授權,不得轉載。

沒有留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