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3年5月28日 星期二

轉載-星雲說偈--淨行得安樂


星雲說偈--淨行得安樂
http://www.merit-times.com.tw/images/index/button_epapaer.gif
 
2013/5/28
|
作者:星雲大師http://www.merit-times.com.tw/image/index/spacer.gif
|
點閱次數:585
|
http://www.merit-times.com.tw/images/content/icon/facebook.png
http://www.merit-times.com.tw/images/content/icon/plurk.png
http://www.merit-times.com.tw/images/content/icon/twitter.png
字級:
大字體 一般字體 小字體
 
 
一切諸眾生,皆依飲食存;

一切有大力,其心無嫉妒。

一切因飲食,而得多病苦;

一切修淨行,而得受安樂。

──《大般涅槃經》

「一切諸眾生,皆依飲食存」,世間的眾生,都必須依靠飲食滋養色身,然而對於飲食應有所節制,不可過分貪執。

色身要仰賴飲食,那麼精神慧命要靠什麼來滋養呢?佛教說,以「禪悅法喜」為食,時時將身心安住在自在寂靜之中,以法為食,自然能獲得精神的飽滿。如果一個人缺乏知識,不明事理,即使身體保養得再怎麼健康,也如同行屍走肉。因此,在滋養色身的同時,更應該為精神補充營養。

「一切有大力,其心無嫉妒」,一個有大力量的人,不會生起嫉妒他人的心。他必然是心胸開闊、人格高尚、精神力豐富,不會因為他人的能力好、成就高、人緣佳,就心生嫉妒,妄加毀謗,反而會起歡喜心,甚至引以為榜樣。

因此,要時時檢討自己的心,我有多少力量?沒有力量的人不管到哪裡看人不順眼,對人心生不滿;有力量的人,不管遇到什麼人、什麼事是都是歡喜讚歎,不生嫉妒。

「一切因飲食,而得多病苦」,人們往往為了貪圖口腹之欲而招感百病纏身。所謂「禍從口出,病從口入」,話說多了,口無遮攔容易引來禍端;飲食不知節制,也容易百脈不調,日積月累就會生病。佛法告訴我們以「少食為良藥」,吃飯八分飽,早上吃得好,晚上吃得少,才會少病得長壽。

「一切修淨行,而得受安樂」,受持清淨的修行,就可以得到身心的平靜與自在。如何是清淨的修行?比方,貪欲會染污我們的身心,則修捨心以對治貪心;瞋恨會使身心造作諸惡,則修慈悲心以對治怒氣;愚痴會讓我們不明事理,則以智慧靈巧來對治。

《大般涅槃經》的這段偈語教導我們獲得身心清淨的方法:飲食節制,身體健康,心靈淨化調和,便能享有平安快樂的人生。

沒有留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