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生一百年,佛說十二部;
慈悲如野鹿,瞋怒似家狗。
家狗趕不去,野鹿常好走;
欲伏獼猴心,須聽獅子吼。
──唐‧寒山大士
人生百年,在這百年中,要如何活出不朽的生命呢?古人有所謂「立功、立德、立言」三不朽,我們能做到幾分?只要能做到其中之一,即對社會有貢獻;三者都能做到,就不辜負此生了。
佛陀說法四十九年,講經三百餘會,後人將他一生的言教結集成十二部經典,這十二部,是依佛說法的形式與內容分成十二種類別,有散文體的長行,也有詩歌體的偈語;有佛陀的本生故事,也有以譬喻或論議來解說法義的體裁。不管以什麼形態來表現佛法,最重要的就是慈悲。
「慈悲如野鹿,瞋怒似家狗」,要讓眾生了解佛法,必須「慈悲為本,方便為門」。慈悲就如野鹿,質直無偽,溫和善良;憤怒則像家裡豢養的看門狗,經常保持警戒、吠叫。
「家狗趕不去,野鹿常好走」,家裡養的狗,要想把牠趕走,牠不肯去;反倒是野鹿,一有風吹草動,馬上就消失在森林裡、草叢中,人心中的慈悲也一樣,只要無明風起,很容易消失無蹤。
「欲伏獼猴心,須聽獅子吼」,人心有兩面,一個是慈悲,一個是瞋怒;心如獼猴一般,會隨著境界而終日躁動不已,要想把這個妄心降伏下來,必須聽聞佛法。佛經裡常將佛說法比喻作「獅子吼」,一個人若能聽聞佛法,進而實踐佛法、體悟佛法,就能降伏自心的煩惱無明。
聽法很重要!人因為無明,面對種種外境時經常不能降伏自己的心,就會成為心的奴隸,喜怒哀樂都任由它來擺布;如果能藉由聽聞佛法而能明白自心,進而調伏自心,就能做心的主人,一切大地山河都能聽命於自己了!
|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