譬如有目者,
因燈見眾色,
有智依多聞,
能別善惡義。
──《大毘婆沙論》
在《大毘婆沙論》裡有四句偈:「譬如有目者,因燈見眾色,有智依多聞,能別善惡義」,這要告訴我們什麼呢?
我們的眼睛,可以看見世間的山河大地,大自然的萬千風景,就算置身黑夜,也能依著燈光,見到種種的森羅萬象。但是世間最勝者,還是擁有一雙「真正的眼睛」。什麼是真正的眼睛?就是「有智依多聞」。
佛經的一開頭都是「如是我聞」,意味著探究真理、明心見性、增長智慧,必須「如是我聞」,因聽聞佛法而能明辨善惡因果,明白種種煩惱的對治法門;因聽聞佛法而了知世間的本源,透徹「生從何來,死往何去」的人生大哉問!
由於聽聞佛法,對善惡就有基本的權衡取捨,功德好事懂得去多做、多宣揚,不會做沒有意義的事情。如佛教提到十種惡行:殺生、偷盜、邪淫、妄語、惡口、綺語、貪欲、瞋恨、愚痴、邪見等,都是損人傷人的惡法;利人為人,不行十惡就是十善。由聽聞而明白善惡原則,就具足一雙「真正的眼睛」,可以看見世間各種美好事物,知道「天外有天,人外有人」。
然而明白道理容易,真正要實踐時卻很困難。就像學佛的人誦念佛經,都知道句首的「如是我聞」,卻往往忽略最後一句「依教奉行」,縱使信佛、學佛,飽讀佛書,有滿腹的佛法,沒有「依教奉行」,也只能停留在「知」的層次;如果能日用六時念茲在茲,從精進多聞進而實踐力行,就能從中生出般若智慧,增長生命境界!
|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