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3年9月4日 星期三

轉載-建國君民教學為先(八)


建國君民教學為先(八)
http://www.amtb.tw/magazin/image/e_up_icon.jpg
 
 
  古時候教學都用這個方法,我到台中親近李老師,李老師對我用這個方法。跟他見面,在座的還有一些人,我記得是在慈光圖書館客廳,客廳不大,大概只有我們攝影棚這麼大。老師就跟我提條件:你要想跟我學習,拜我做老師,我有三個條件,你能接受,你留下來,我教你;你不能接受,你就另尋高明。哪三個條件?第一條,從今天起,你過去所學的,不管是章嘉大師教的,方東美先生教的,乃至於你是,我一概不承認。一切從從頭學起,你跟我學,我教你。第二個條件,從今天起只能聽我一個人講經,任何人講經不准聽。第三個條件,從今天起你所看的這些文字,沒有得到我許可的不可以看,連佛經都不可以。這條件很苛刻,好像老師目中無人,狂妄自大,我從來沒有接觸過這麼一個人。可是想了一想,到這兒來了,而且朱鏡宙老居士介紹的,不是普通人。老居士跟李老師同年好朋友,告訴我,對佛學、對儒學很深的造詣。懺雲法師推薦、介紹我的。我這一想,好吧,接受,三個條件都接受。接受之後,老師說了,有期限。他說有期限的,多久?五年,五年必須遵守。五年之後,你學成功了,就開放了,你什麼都可以看,什麼都可以聽,五年之內不許可。
  實在講,我在那裡三個月效果就出來,為什麼?頭腦清淨了,不能看、不能聽,就聽他一個的,就單純了。心清淨就有智慧,真有效果。才曉得這個方法妙,他怎麼想出來這個辦法?半年之後,我就服了,一點疑惑都沒有了。五年之後,我就向老師說,五年期滿了,他說怎麼樣?我說老師,我再幹五年。他就笑了一笑,我再遵守五年,我遵守這個方法五年。以後就開放了,你什麼都可以看,什麼都可以聽,為什麼?你有能力辨別是非邪正,你不會上當。為什麼先不讓你看?你沒有這個能力,你看這個也好,那個也好,你很容易分心,很容易迷失方向。所以這叫什麼?師承,中國古時候講師承就是這個。
  一直到好像是一九九七年,我到新加坡,遇到演培法師,這也是個講經說法的法師,他講唯識。我們也是老朋友,因為都是講經的,特別親切。他請我到他的道場對他的信徒講開示,一個小時。講完之後,他接待我,請我吃飯,我們就聊天,聊到李老師當年我跟他見面這經過的情形,他就笑起來了。他說他很小出家,做小沙彌,跟諦閑法師,諦閑法師也是用這個方法教他,也是這三個條件。我才恍然大悟,原來不是李炳南李老師的專利,才知道中國世世代代祖祖相傳就這個。
  你對老師不服,不聽話,人家教你幹什麼?白教的。完全相信,沒有二話好說,條件先講好。可是,演培法師沒有成就,為什麼?他開小差逃了,沒有告訴老師就跑掉了。跑到廈門,他去親近太虛法師,太虛法師在那兒辦佛學院。真可惜!他要是不離開諦閑法師,他是天臺宗下一代的祖師。所以這不告而別,這樣走的,很惋惜。我們才完全明白這個道理,我說我還不錯,老師五年我還加了五年,根才紮得穩。現在找這個學生找不到了。你想你提出這個條件,你有什麼了不起?比你高明的人多得是,我何必要親近你,受你的約束?沒有了,大概師承可能到我這一代就為止,後頭再沒有了。誰能受得了這三條?
  所以明瞭諸法實相,一定要有善知識,就是好老師。老師的標準一定要求有修有證,真正明心見性,禪宗所說的,教下所講的一定要大開圓解,念佛當中要理一心不亂。名稱不一樣,境界完全相同,用《華嚴經》階位來說,都是圓教初住以上。這些人他們已經超越十法界,住諸佛如來實報莊嚴土。那個地方修行人有四十一個階級,也就是說,圓教的十住菩薩、十行菩薩、十回向菩薩、十地菩薩,這四十個位次,加上一個等覺,都在這個地方修行。這是人天真善知識,這個善知識真難遇,不容易。
  遇不到怎麼辦?不得已而求其次,那就找有修有學的,他沒有證果。真正有修有學,學一定有師承,我跟這個善知識,他跟誰學的,一定要知道師承。經上給我們講得很明白,善知識最重要的還在行持上,他能夠放下自私自利、放下名聞利養、放下貪瞋癡慢,沒證果,這個要注意。證果那是第一等的大善知識,沒證果。對於這些事情比一般人是放下很多很多,所以他的心清淨、平等、慈悲,對於經教他才能夠契入。如果這些沒有放下,他在經教上用再多的功夫,我們知道都是知識,不是智慧。智慧是從清淨心、真誠心、慈悲心生的。這個老師確實具備這個條件,我們親近他就沒錯了。
  現前我們找不到真善知識,可以找古人。這個方法是早年李炳南老居士教給我的,那時候我還沒出家。他告訴我兩個非常明顯的例子,在世法裡頭孟子,孟夫子私淑孔子。這就是孟子的老師是誰?孔子。但是孟子那個時代,孔老夫子已經過世,怎麼找他?孔老夫子的著述還留在人間,還有跟孔老夫子學的這些學生。所以,他就專讀孔子的書,專學孔子,有疑難的地方找孔子的學生,向他們請教,他真學成功了。他的成就超過孔子那些弟子之上,你看後世尊稱孔子為至聖,孟夫子是亞聖。其他人都沒有,稱孟子亞聖,他學成功了。這就是眼前沒有老師,找古人,這個方法好!這就我們可以在正法時代。在佛門裡面最典型的例子是蕅益大師,蕅益大師跟誰學?跟蓮池大師。可是那個時候蓮池大師已經往生,蓮池大師的著作還留在世間,他就私淑蓮池,學得很像。蓮池大師是淨宗第八代的祖師,蕅益是第九代的祖師。我們明白這個道理就行了。
  大乘經論,古大德有很多註解,可以跟一個人學,也可以跟許多人一起學。但是你次第要知道,首先一定是跟一個人學。為什麼?因為佛法是求智慧,不是知識。集合許多人在一起廣學多聞,這是知識,不開智慧,這個一定要知道。學一家之言,那會開智慧,為什麼?他心是定的,他守規矩,不亂來。三、四年,一般中等根性的人,三、四年他就得三昧。我們學《無量壽經》得的是念佛三昧,如果你學《金剛般若》,你就得金剛三味,你學《法華經》就得法華三昧,學《華嚴經》就是華嚴三昧。三昧是得定,得到定之後,應該也在三、四年之間就開悟了,不能大徹大悟也應該是大悟,智慧開了。智慧開了之後我們再廣學多聞,廣學多聞怎麼廣學?還是一門。譬如學《無量壽經》,像念老他能夠把經論、祖師大德有關於能夠解釋經文的統統都搜集起來,這就是廣學多聞,給我們做最好的例子。總而言之,專攻、廣學都是一條路、一個目標,他才能成功。不是學很多經典,那就學亂了。
  李老師當年把這個話教給我,他老人家非常謙虛,告訴我,他說我只能教你五年。五年之後我找誰?他介紹他的老師,印光大師。印光大師已經不在,往生了,印光大師的《文鈔》在。那時候《文鈔》只有正編、續編在臺灣流通,四冊,正續兩編。老師教給我,要我讀,做印光大師的私淑弟子。你看看老人多謙虛!他教我前半段,後半段的老師就介紹給我了。現在很多佛門同學曉得,印光大師是大勢至菩薩再來的。可不可能?我們細細觀察印祖一生的行誼,確實很像大勢至菩薩,大勢至代表智慧。
  我們修淨土,教,依《無量壽經》、依黃念老的註解;行,依印光大師,他老人家是我們的榜樣、是我們的典範。常常讀《文鈔》,你看看《文鈔》裡那些書信,都是當時一些信徒有些疑難雜症,行門的、解門的,向他請教。他很細心、很仔細的,說得非常詳細,說得透徹。常常聽他老人家開示,對我們自己、對一切學佛的同學有大利益。《文鈔》是好文章,可以把它當作古文來念。
  李老師要我們學古文,念一百篇,背一百篇古文,我們選《文鈔》的好,世學、佛學全都學到了。有這個機緣,真正有同學發心,可以有志一同的人組成一個小組,「文鈔研習小組」,專學印光法師,不得了!他距離我們最近,所講的東西完全能契現前的根機。老人所說的,深入淺出,他通宗通教,儒釋道全通,好老師,我們要親近。現在《文鈔》出齊了,精裝本好像有七、八冊,一套,我們一生足夠了。有一部《無量壽經》、註解,一部《印光大師文鈔》,決定生淨土,往生的時候,彌陀、觀音、勢至來迎接。所以,老師是我們能不能成就的關鍵任務,我們要會選老師。李老師把他的老師印光大師介紹給我,我也把印光法師介紹給大家,我們都是印光大師私淑弟子。
  《大疏》又曰,底下接著講,我們發菩提心一向專念了,淨宗的修行總綱領、總原則我們掌握到,也像《華嚴經》上一樣,像善財童子一樣,問菩薩行。這一句是活話,文殊菩薩沒有跟他開示,只叫他去參訪、去參學。真正智慧開了,善財童子在文殊菩薩會上得根本智,也就是我們常講的大徹大悟了。大徹大悟之後,有能力辨別真妄、是非、善惡,你有這個能力辨別了。老師對你完全開放,什麼人你都可以接觸,什麼東西你都可以看,不像從前那麼限制、那麼嚴。你有能力了,你不會學壞,好的東西你會接納,不好的東西你會剔除,你有這個能力。你接觸的面愈廣愈好,成就你的後得智,後得智是什麼?無所不知。一看就會,一聽就會,一接觸就會了,你才能夠度化眾生,度化眾生需要後得智,無所不知。
  後得智從哪來?從根本來的,像棵樹一樣,沒有根本哪來的枝葉,枝葉是從根本上生長的。你所接觸的人、接觸的事,這是緣,接觸愈多你智慧就愈大。廣學多聞,成就自己圓滿的後得智,所以叫他親近善友。善財童子五十三參,這五十三位善知識代表社會各行各業、男女老少,你去看五十三參,它是這個意思。所以,五十三參在哪裡?就是現前社會從早到晚,你在生活當中、工作你所接觸的一切人事物,那就叫五十三參。活的!《華嚴》在哪裡?《華嚴》原來就在我們這個世間,《大方廣佛華嚴經》就是我們實際的生活,你全就會了。
  >>續載中… …
  (整理自淨空老法師講演集)

沒有留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