標題:云何為『修行者計有三品』
眾所周知:『修行者』:謂既了知觀法之相,則善能修習一切妙行,無有過失也。即如理修習作行之人也。又修行,通於身語意之三業。如同《漢書儒林傳》曰:「嚴彭祖曰:凡通經術,固當修行先王之道。」《淮南子詮言訓》曰:「君子修行而使善無名,布施而使仁無章。」按修行本士君子所共務。自晉書謂鳩摩羅什不拘小檢,修行者頗疑之,後人遂專以為釋氏言,如同《白居易長齋詩》曰:「三春多放逸,五月暫修行。」《蘇軾僧爽白雞詩》曰:「斷尾雄雞本畏烹,年來聽法伴修行。」《法華經藥草喻品》曰:「漸漸修行,皆得道果。」《無量壽經》曰:「應當信順,如法修行。」至於云何為『修行者計有三品』?依《修行道地經》開示:其修行者計有三品。何等為三?所謂
(一) 【或身行道而心不隨】。何謂身行而心不隨?假使行者結跏趺坐政直端心。譬如柱樹未曾動搖,而現此相內心流逸,色聲香味細滑之念,所更不更而普求之,其心放逸不得自在,譬如死屍捐在塚墓,虎狼禽獸飛鳥狗犬貉爭食之,身定內亂亦猶其然,斯為修行道德地者身定心亂。
(二) 【或心行道而身不從】。何謂心在道而身不從?假使行者身不端坐成四意止,是時心定而身不安。
(三) 【修道身心俱行】。何謂身心而俱定者?假使行者身坐端正心不放逸,內根皆寂亦不走外隨諸因緣也,當爾之時身心端定都不可動,以此知之身心等定。
由此觀之,如是『三者』,即所謂修行者計有三品,此為吾等學佛修道者不可不知。何以故?蓋『計有』者,經統計而有也。又『品』者,梵語跋渠Varga,此翻品,品類之義,聚類同者為一段,稱為品也。又品別之義,彼此章段,義理差別,故名品。如同《法華文句》曰:「品者,中阿含云跋渠,此翻為品。品者,義類同者聚在一段,故名品也。」《同嘉祥疏》曰:「品者,外國名跋渠,此稱為品。品云品別,明義各異,故稱為別。二者品類,以其明義各有部類故也。」
總而言之,如同《大乘四法經》云:菩薩修行有四法(1)不捨菩提心。(2)不捨善知識。(3)不捨堪忍愛樂。(4)不捨阿練若。又修行有多門(1)若見一切來求索者,所有財物,隨力施與,捨自慳貪,令彼歡喜,即資生施也。若見厄難,恐怖危逼,隨己堪任,方便救濟,令彼無畏,即無畏施也。若有眾生,來求法者,隨己所解,方便為說,不為貪求名利恭敬,唯念自利利他,回向菩提,即法施也,是名修行施門。(2)若不作眾惡,遠離憒鬧,修頭陀行,乃至小罪心生怖畏,慚愧改悔;不輕如來所制禁戒,常護譏嫌,防止過失,故名修行戒門。(3)若能忍受他人損惱,心不懷報;亦當忍於利、衰、毀、譽、稱、譏、苦、樂等八法,故名修行忍門。(4)若於諸善事,心不懈退,立志堅強,勤修一切功德,自利利他,速離眾苦,是名修行進門。(5)又止謂遮止,一切境界散亂之相,隨順奢摩他故。觀謂分別因緣生滅之相,隨順毗缽舍那故。以此二義,漸漸修習,不相舍離,令得成就,是名修行止觀門。願與諸仁者共勉之!2016年12月3日星期六
妙音書院【http://blog.xuite.net/famscl/a 】 -官網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