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9年8月14日 星期三

轉載- 不一樣的父親 文/聖嚴大師

不一樣的父親
成為「是」的父母

人有情感,佛教稱為有情眾生,
「情」包括親情、愛情、友情與道情,
聖嚴法師為我們解答關於情與愛的問題,
若能將情感提昇成為道情,一起成長、修行,
才是最安定、安全,也是最快樂的。
(謝明佶攝)

■ 聖嚴法師
「天下無不是的父母」,現代人需要好好反省這句話的意涵。孟子說:「不孝有三,無後為大。」意思是指養育、照顧自己的後代很重要;另有一句話說:「養不教,父之過。」則是強調父母對兒女的慈愛、培養和教育是很重要的,如果不好好教育下一代,父母親是有過失的。
在中國古代的祭祖典禮上,長輩甚至讓年齡最小的兒孫坐在祖先的位子上,被當成祖宗祭祀,稱為「立屍」,意指對兒孫的培養就是對祖宗的回報。因此,現代孝道的精神,並不是單方面要求兒女對父母的孝敬,而是父母也要付出對兒女的關懷;只有這樣才能心無愧疚地說「天下無不是的父母」。
然而很多現代人,在生完孩子後,就交給媬姆照顧,無暇親自教養,這是未盡父母全責;盡責的父母除了給養孩子,還要以愛心照顧、培養親子感情,從潛移默化中陪孩子成長。時下有些父母,原本不想生孩子,不小心懷孕有了孩子,只好勉強養育,潛意識中認為孩子是個累贅,更不用說真心疼愛了。也有家長因為自身的精神或心理有問題,或是生活及家庭有問題,因而棄嬰、虐童,甚至凌虐致死的新聞也時有聽聞。所以說現代社會中,很多的父母不像父母。
當然絕大多數的現代父母,還是把小孩當成寶貝來疼愛的。根據統計,把一個小孩栽培到大學畢業,光是費用就需要數百萬元甚至上千萬元,負擔相當沉重。也有的父母為了籌措小孩的教育費、生活費、醫療費等,只好到處兼差拚命工作,結果缺少時間陪伴小孩,使得孩子感覺不到親情的溫暖。而且現在多半的家庭,都認為孩子不能輸在人生的起跑點上,所以除了上學之外,假日及晚間都要送去補習學科及才藝,不但小孩很累,父母也很累。可見得要成為「是」的現代父母,真是很不容易。
因此,結婚後有計畫的生男育女是應該的,如何栽培孩子,也應該有計畫,例如分多少時間給孩子,賺多少錢供孩子做生活費及學費。然後別忘了古語所說:「兒孫自有兒孫福」,不必為了孩子的成家立業操太多的心,要留多少錢給兒孫,那是沒有底的,所以也是沒有必要的。盡心盡力把孩子帶大,以身作則當孩子的榜樣,為孩子作參考性的規勸勉勵,和他們做朋友,但不需要幫孩子安排他們的人生,庶幾可以算作「是」的現代父母了。(摘自人間世)
(更多內容請看人生雜誌432期)



沒有留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