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4年11月1日 星期五

轉載-般若的修行方法 2024-10-28 聖嚴法師開示

轉載-般若的修行方法 2024-10-28 聖嚴法師開示 (一)練習觀想四念住的身受心法,皆是暫有而非實有,便能不起煩惱執著。這是說要練習著知道觀想我們的身心現象及相關的種種,都是暫時有的,不是真實永遠不變的。 (二)練習觀想,觀想可分四類:1.主觀,2.客觀,3.直觀,4.絕觀(中觀)。 1.主觀:是有自我中心的。首先要發心修行,無論是懺悔、禮拜、讀誦、布施、持戒、除惡生善,都是由自我中心的主觀立場開始的。我們都知道能夠客觀是最好的,但是幾乎每一個人都是主觀的,而且還不知道這是主觀。不過,善意的主觀,就是修行的下手處。有一次,有十幾個人開會要決定一個問題,雙方在決議的時候都爭執不下,而我是主席,我決定不投票,但是雙方都得到了相同的票數,於是他們要我也投一票,但是又擔心地說:「師父!您是不是客觀的呢?」我回答說:「假如你們相信我真的客觀,我應該光是看著你們好玩,也不必要我投這一票了。」 2.客觀:是以對象為立場的,例如修四念住,觀身受心法,是相當客觀的,既有能觀的心,亦有所觀的境,賓主歷然,名為客觀。一般人所謂的客觀,並非沒有自我的觀點在其中,只是有些人很會宣傳、表達,能使他人覺得有道理,其實就是少數人的主觀,多數人的盲從,而成了所謂的客觀。世界上是沒有真正客觀這回事的。例如常常會有一些弟子們,拿了很多種稀奇的東西要我吃:「師父啊!我們已經研究過了,這個東西對老年人的健康非常重要,您是一定要吃的,這是我們大家的意見。」我說:「我是我自己呀!我清楚什麼能吃或什麼不能吃,不能吃的東西我不想吃,你們怎麼可以強迫我吃呢?」但是他們還是認為我是主觀地頑固不接受,而他們才是客觀地對我有益。請問他們是不是真的客觀呢?因此我常勸人,不要拿自己的鞋子強迫他人去穿。 3.直觀:是不給予說明判斷的。當任何狀況在你面前發生時,不要將自己的習慣、經驗、常識擺進去,譬如說:「啊,我看到了!啊,我聽到了!我知道!我不知道!我認為這個狀況就是這樣子的!」等等,都非直觀。而是要直接地接受,不給它名字,不給它比較,不給它形容,不要將既有的成見放進去做為判斷。頭腦中只須朗朗觀照,不用思索推想,便是直觀。此與直覺不同,不假思索,脫口便說出一個印象,往往摻雜有主觀的成見,所以不是直觀的修行方法。 4.絕觀(又叫中觀):是超越於主觀及客觀,不執左右,也不執中間,稱為中觀;這也是自在運用的一種智慧功能。我們的常識、認知、經驗、技術是全部需要用的,因為它們是工具;但是不要將自己的私心立場放進去,而是清楚地了解對方這個人、這樁事,以及什麼樣的一種狀況,究竟需要以什麼來適應它、幫助它?這就叫作無我的智慧。是多了解、多互動、多溝通,然後以各是其是、各得其所的方式決擇判斷,這就叫作中觀。因為這不是主觀也不是客觀,絕相對、斷相待,所以又名為絕觀。 ◎文:聖嚴法師 ◎摘錄自《佛法的知見與修行》

沒有留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