『妙音書院』乃是專修、專弘西方淨土,以求生『西方極樂世界』為目的之教學場所。何以故?蓋依夏蓮居大德所『會集』之《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》中之『聞經獲益第四十八』云:「、、皆當往生彼如來土,各於異方次第成佛,同名『妙音如來』、、」也。歡迎常來參訪及介紹給『親朋好友』,並加入『我的最愛』。阿彌陀佛!
2025年11月16日 星期日
7424-云何為『眾生往生極樂念佛者少』 .
標題:云何為『眾生往生極樂念佛者少』
眾所周知:『眾生』者,又名有情,即一切有情識的動物。集眾緣所生,名為眾生,又歷眾多生死,名為眾生,十法界中,除佛之外,九界有情,皆名眾生。至於云何為『眾生往生極樂念佛者少』?依《勸修淨土切要》開示:眾生往生極樂念佛者少。所謂
(一﹚今人都曉得念佛好。但為多生累劫貪瞋癡愛。種業甚深。故難發心。
(二﹚諸善人。當知娑婆世界。苦惱極多。但看世人。有極貧極賤的。有多貧多病的。有鰥寡孤獨的。有妻不賢子不肖的。各人有各人的苦境。各人有各人的苦情。其苦固不待言。
(三﹚即如富貴康強之人。庭闈聚順之家。件件俱足。種種如意。是不苦的了。怎柰壽命有限。
(四﹚且不說那短命的。縱饒活到百歲。大限到來。難免一死。到這時節。只落得一棺長閉。萬事皆休。昔日豪華。而今安在。說到此處。仍舊是苦。
(五﹚若在生行惡的。死去地獄餓鬼畜生。隨業受報。直至惡業償清。纔得轉個人身。
(六﹚就是在生行善的。也不過種些福報之因。猶恐前世孽重。先要償完。則轉世便要受苦。墮入三塗。
(七﹚縱使前世無大罪業。後世即得福報。且不說福無十全。受福者。一般也有苦處。就令十分快樂。富貴享盡。仍舊貧賤。
(八﹚況一享富貴。容易作業。保不得不墮在地獄餓鬼畜生隊裏。
(九﹚漫說人間富貴。縱行了極大善事。生在天上。天福享盡。仍舊墮落。終究是苦。
由此觀之,如是『九者』,即所謂眾生往生極樂念佛者少,此為吾等學佛修道者不可不知。何以故?蓋『極樂世界』者,是阿彌陀佛的國土名,因其國只有快樂而無痛苦,故名。又稱西方淨土,就念佛之言,雖通於諸佛,然諸大乘中念佛之言,獨限於西方之阿彌陀佛。其故以建念佛而使一切眾生往生佛國之誓願者,法界諸佛中獨阿彌陀一佛也。又『往生』者,去娑婆世界往彌陀如來之極樂淨土,謂之往,化生於彼土蓮華中,謂之生。往生之言雖通於諸受生,而諸教所勸之行,偏在極樂,故常以為對於極樂之別名,是淨土門之至要骨目也。又『念佛』者,有三種,一稱名念佛,口稱佛名也。二觀想念佛,靜坐而觀念佛之相好功德也。三實相念佛,觀佛之法身非有非空中道實相之理也。是故如是『九者』,即所謂因三界中有這般苦處,所以我佛慈悲,說一卷阿彌陀經,教人念佛,得生極樂世界,永離諸苦,長享快樂。
總而言之,眾生有多義:(一)眾人共生之義。如同《法華文句》曰:「中阿含十二云:劫初光音天,下生世間,無男女尊卑眾共生世,故言眾生。此據最初也。」(二)眾多之法,假和合而生,故名眾生。如同《法鼓經》曰:「萬法和合施設,名為眾生。」《注維摩經》曰:「生曰:眾生者眾事會而生,以名宰一之主也。」《大乘義章》曰:「依於五陰和合而生,故名眾生。」《大經慧苑疏》曰:「眾法成生,亦名眾生。」《法華文句》曰:「若攬眾陰而有,假名眾生。此據一期受報也。」(三)經眾多之生死,故名眾生。不曰眾死者,以有生者必有死,有死者必有生故也。如同《般若燈論》曰:「有情者數數生,故名眾生。」《大乘義章》曰:「多生相續,名曰眾生。」《法華文句》曰:「若言處處受生,故名眾生者。此據業力五道流轉也。」《俱舍光記》曰:「受眾多生死,故名眾生。夫生必死,言生可以攝死,故言眾生。死不必生,如入涅槃,故不言眾死。」願與諸仁者共勉之!2025年11月16日星期日
妙音書院【http://blog.udn.com/famscl 】官網
訂閱:
張貼留言 (Atom)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