標題:云何為『眾生凡有五苦』
眾所周知:『眾生』者,又名有情,即一切有情識的動物。集眾緣所生,名為眾生,又歷眾多生死,名為眾生,十法界中,除佛之外,九界有情,皆名眾生。至於云何為『眾生凡有五苦』?依《淨除罪蓋娛樂佛法經》開示:眾生凡有五苦。何謂五苦?所謂
(一﹚ 諸天苦,何謂諸天苦?從第一天上至二十八天,除中阿那含天,皆是持五戒、守十善、行四禪者得生其上。無道慧意故,有生老病死,亦有不盡其天壽者,隨其先世所作故,壽命有長短。諸天有二大災:一曰命盡,二曰劫盡。劫盡有三因緣:一曰大火,二曰大風,三曰大水。命盡有七證:一曰項中光滅,二曰頭上華萎,三曰顏色為變,四曰衣上塵土,五曰腋下汗出,六曰身形損瘦,七曰蠅著自然,離於本座。遭水災時,大洪水起,齊十五天,其中所有無不盡者;遭風災時,隨藍大風四起,吹須彌山及諸名山,山山相摶,令如粉塵,無不盡者;遭火災時,七日燼出,凝住不行,燒滅天地,皆如融金,欲界所有其中皆盡。最上四天,雖壽八十億四千萬劫,要當皆死,屬八惡道,是謂一苦。
(二﹚ 人道苦,何謂人道苦?有百千種,人實為疲勞。從奴婢、下使、乞兒、賤人,中間富貴,上至帝王、轉輪聖王,皆有生老病死、飢渴寒熱、苦痛愁惱、憂患災變,或有兵賊、牢獄刑戮、火燒水溺、墜落堆廅、塼石刀杖、奔車逸馬、怨家劫盜,更相傷害。其死萬端,一切眾生,未脫三界,皆共有之,是謂二苦。
(三﹚ 畜生苦,何謂畜生苦?蜎蜚蠕動、蚑行喘息、飛鳥走獸、上至象、龍、金翅鳥王皆是畜生,亦有飢渴寒熱、憂患勤苦,強者伏弱、更相噉食,或有屠殺、田獵、網羅,以肉供人。其變萬端,不可具說,是謂三苦。
(四﹚ 餓鬼苦,何謂餓鬼苦?有九種餓鬼:第一輩者,身長一由旬,頸所咽處,如一鍼孔。行步之時,支節骨解,如五百車聲。咽火炎出,自相燒然。若見流水,往即枯竭,不得一咽。或得一咽,化為膿血,或為沸屎,或為銅銷。咽自然大,熱爛下過,無不洞徹。罪過未畢,身自然復如是。皆先時為人,治生暴逆,恐怛迫脅,不以道理,慳貪獨食,故受此殃,是謂四苦。
(五﹚ 地獄苦。何謂地獄苦?鐵城鑊湯,劍樹刀山,鐵柱消銅,膿血寒凍,沸屎臭水,竹葉火車,爐炭火釘,十六毒刺,烏鵲、狡狗、鶉鳥、屈鳥,其鳥喙口*(隹/乃)]純是剛鐵,飛入人口,表裏洞徹,食人五藏,東西南北,無有避處。苦毒罪獄,凡有十八。諸受罪者,不問尊卑,隨惡輕重,各自受之。或有一劫半劫畢者,不能不翅者。罪畢還生世間,受諸餘殃,是謂五苦。
由此觀之,如是『五者』,即所謂眾生凡有五苦,此為吾等學佛修道者不可不知。何以故?蓋『五苦』者,謂地獄等五道之苦。如同《觀經妙宗鈔》曰:「五苦者,此方五道俱不免苦,天道縱樂還墮惡趣故。」又『苦』者,即逼迫之義,謂或遇惡緣惡境,身心受其逼迫。《要覽》云:逼惱身心曰苦。是也。
總而言之,眾生有多義:(一)眾人共生之義。如同《法華文句》曰:「中阿含十二云:劫初光音天,下生世間,無男女尊卑眾共生世,故言眾生。此據最初也。」(二)眾多之法,假和合而生,故名眾生。如同《法鼓經》曰:「萬法和合施設,名為眾生。」《注維摩經》曰:「生曰:眾生者眾事會而生,以名宰一之主也。」《大乘義章》曰:「依於五陰和合而生,故名眾生。」《大經慧苑疏》曰:「眾法成生,亦名眾生。」《法華文句》曰:「若攬眾陰而有,假名眾生。此據一期受報也。」(三)經眾多之生死,故名眾生。不曰眾死者,以有生者必有死,有死者必有生故也。如同《般若燈論》曰:「有情者數數生,故名眾生。」《大乘義章》曰:「多生相續,名曰眾生。」《法華文句》曰:「若言處處受生,故名眾生者。此據業力五道流轉也。」《俱舍光記》曰:「受眾多生死,故名眾生。夫生必死,言生可以攝死,故言眾生。死不必生,如入涅槃,故不言眾死。」願與諸仁者共勉之!2020年4月2日星期四
妙音書院【http://blog.xuite.net/famscl/a 】 -官網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