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10月8日 星期三

7407-云何為『眾生往生淨土遍指極樂』

標題:云何為『眾生往生淨土遍指極樂』 眾所周知:『眾生』者,又名有情,即一切有情識的動物。集眾緣所生,名為眾生,又歷眾多生死,名為眾生,十法界中,除佛之外,九界有情,皆名眾生。至於云何為『眾生往生淨土遍指極樂』?依《樂邦文類》開示:眾生往生淨土遍指極樂。所謂 (一﹞ 此則血肉形軀。有生皆苦。彼則蓮華化生。無生苦也。 (二﹞ 此則時序代謝。衰老日侵。彼則寒暑不遷。無老苦也。 (三﹞ 此則四大難調。多生病患。彼則化體香潔。無病苦也。 (四﹞ 此則七十者稀。無常迅速。彼則壽命無量。無死苦也。 (五﹞ 此則親情愛戀。有愛必離。彼無父母妻子。無愛別離苦也。 (六﹞ 此則仇敵冤親。有冤必會。彼則上善聚會。無冤憎會苦也。 (七﹞ 此或困苦饑寒。貪求不足。彼皆衣食珍寶。受用現成。 (八﹞ 此或醜穢形骸。根多缺陋。彼則端嚴相貌。體有光明。 (九﹞ 此則輪轉生死。彼則永證無生。 (十﹞ 此有四趣之苦。彼無三惡之名。 (十一﹞ 此則雙林已滅。龍華未來。彼則無量壽尊現在說法。 (十二﹞ 此則觀音勢至。徒仰嘉名。彼則與二上人。親為勝友。 (十三﹞ 此則邪魔外道。惱亂正修。彼則佛化一統。魔外絕蹤。 (十四﹞ 此則媚色妖婬。迷惑行者。彼則正報清淨。實無女人。 (十五﹞ 此則惡獸魑魅。交扇邪聲。彼則水鳥樹林。咸宣妙法。 (十六﹞ 此則邱陵坑坎。荊棘為林。土石諸山。穢惡充滿。彼則黃金為地。寶樹參天。樓聳七珍。花敷四色。 由此觀之,如是『十六者』,即所謂眾生往生淨土遍指極樂,此為吾等學佛修道者不可不知。何以故?蓋『極樂世界』者,是阿彌陀佛的國土名,因其國只有快樂而無痛苦,故名。又稱西方淨土,就念佛之言,雖通於諸佛,然諸大乘中念佛之言,獨限於西方之阿彌陀佛。其故以建念佛而使一切眾生往生佛國之誓願者,法界諸佛中獨阿彌陀一佛也。又『往生』者,去娑婆世界往彌陀如來之極樂淨土,謂之往,化生於彼土蓮華中,謂之生。往生之言雖通於諸受生,而諸教所勸之行,偏在極樂,故常以為對於極樂之別名,是淨土門之至要骨目也。又二土較量。境緣迥別。而樂邦之勝。其數無窮。未暇悉舉也。其境勝者。可以攝眾生取淨之情。其緣勝者。可以助生者修行之力。雖同居淨類甚多。唯極樂修行緣具。故遍指也。 總而言之,眾生有多義:(一)眾人共生之義。如同《法華文句》曰:「中阿含十二云:劫初光音天,下生世間,無男女尊卑眾共生世,故言眾生。此據最初也。」(二)眾多之法,假和合而生,故名眾生。如同《法鼓經》曰:「萬法和合施設,名為眾生。」《注維摩經》曰:「生曰:眾生者眾事會而生,以名宰一之主也。」《大乘義章》曰:「依於五陰和合而生,故名眾生。」《大經慧苑疏》曰:「眾法成生,亦名眾生。」《法華文句》曰:「若攬眾陰而有,假名眾生。此據一期受報也。」(三)經眾多之生死,故名眾生。不曰眾死者,以有生者必有死,有死者必有生故也。如同《般若燈論》曰:「有情者數數生,故名眾生。」《大乘義章》曰:「多生相續,名曰眾生。」《法華文句》曰:「若言處處受生,故名眾生者。此據業力五道流轉也。」《俱舍光記》曰:「受眾多生死,故名眾生。夫生必死,言生可以攝死,故言眾生。死不必生,如入涅槃,故不言眾死。」願與諸仁者共勉之!2025年10月8日星期三 妙音書院【http://blog.udn.com/famscl 】官網

沒有留言: